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晏提刑冬节 宋 · 刘才邵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八四五、《杉溪居士集》卷九
伏以嶰琯葭灰,气验一阳之复;
星珠月璧,时逢长至之临。
庆万汇以告新,宜百祥之来集。
恭惟提刑郎中夙摅远业,茂著显庸。
方临按于列城,以肃清于庶狱,对此亨嘉之会,坐膺福禄之归。
属待次于乡邦,阻称觞于门仞,其惟善颂,但切驰情。
李太白文集跋元丰三年四月 北宋 · 毛渐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四七、《永乐大典》卷九○五、《皕宋楼藏书志》卷六八
临川晏公知止字处善守苏之明年,政成暇日,出李翰林诗以授于渐曰:白之诗历世浸久,所传之集,率多讹缺。
予得此本,最为完善,将欲镂板以广其传。
渐切谓李诗为人所尚,以宋公编类之勤,而曾公考次之详,世虽甚好,不可得而悉见。
今晏公又能镂板以传,使李诗复显于世,实三公相与成始而成终也。
元丰三年夏四月信安毛渐校正谨题。
按:《李白集校注》附录三,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○年标点本。
晏知止成都运副秦中梓州运副告词1087年 北宋 · 苏辙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四○、《栾城集》卷二八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敕具官某等:蜀崄而远,民弱而畏吏。
吏失其道,民始无告。
久而不堪,或以生事。
故朕选任使者,必先循良,将使吏不为暴,而民不失职。
以尔知止,贤相之后,文雅有馀。
以尔,治术之精,前后可纪。
托以二蜀之重,分吾千里之忧。
尔其急吏缓民,深体朕意。
可。
保宁军节度使驸马都尉王贻永让恩命不允批答 北宋 · 宋庠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二四、《宋元宪集》卷二九
卿早服近姻,见推贤帅。
属余禋类,专倚徼循。
亦既均禧,早焉进律,质于公赏,孰不谓宜?
而过执冲怀,尚留成命。
安得徇兹崇让,亏乃懋功
盍废谦私,往膺蕃渥!
庄宅使李希及可赠眉州防禦使 北宋 · 胡宿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四八、《文恭集》卷二一
敕:崇让之风,以损己为美;
悯饰之法,用褒先曰荣。
具官某,性蹈谨孚,行称笃实,尝历近严之侍,屡更烦使之劳。
享数弗融,歼良已久。
生有庆灵之积,蔚钟似续之良,缵考以忠,在朕之右。
请回迁秩之典,求赠乃亲之官。
美志可嘉,恤章奚爱,追升军禦之重,集增使范之荣。
尚歆予恩,往告而第。
孙侍郎谢加龙图阁学士(一)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九七、《宋景文集》卷三九
臣某言:天台封劄,忽被于癯姿;
神阁直图,俾陪于清缀。
即支离之病叟,参汗漫之仙游
崇让无从,省躬增㥏。
窃念臣材非杰出,世本旷僚,志安草茅,望隔青紫。
逮事真考,擢备从官,预拥桥门之经,俄待承明之诏。
力非稽古,陈车服以既多;
义乃不耕,食囷禾而太厚。
托上仁之廉养,匪予取以见疵,讫乏寸长,以终无补。
陛下丕承在旦,善贷均休。
念旧物以轸慈,由至愚而取信。
每缘沛洽,荐辱进升。
出则陪清道之游,入则奉迩言之问。
龙光所集,儒者罕偕。
顷缘匪服之灾,迭遘负薪之疾。
气一交遌,体不自支,涉月卧庐,移书请急。
方将再拜归道,渐露乞骸之求;
百工咸熙,少息瘝官之议。
虽私悰内断,会成命已颁。
谓宝构之严凝,号文林之极挚
蒲规地,近接禁林;
朱叶藏文,居然帝所。
以原簪之未弃,俾龙署以叨荣。
嘉亨允钟,夙暮深计。
且臣忝识大分,久服近班。
伸于至明,谊不徒让。
又被宠先帝,结犬马之恋深;
归报二宫,虑日短
茍逡巡违命,偃蹇怀安,上孤图任之私,下取自高之誉。
臣虽无状,宁昧所归?
辄拜贶以自天,誓糜躯而有地。
傥神明之观未耗,而筋力之能可求,尚当夜思昼行,克守无邪之诫;
早入晚出,懋敦时敏之方。
展四体以上酬,泯百生而后已。
杨太尉让加节度使第一表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九六、《宋景文集》卷三九
臣某言:伏奉今月某日制命,以修葺大内了毕,加臣某官。
落成在旦,懋赏均禧。
由置局之有经,枉推恩而异等。
罔功已甚,拜赐不遑。
窃念臣自阘茸之中,遘亨嘉之会。
器非适用,食乃浮人。
椎顿少文,罔裨于纪律;
朴忠自任,仅宿于官箴。
猥蒙大度之容,进贰中枢之职。
一昨大营层构,别建攸司。
领使上公之尊,咨副于迩臣之列。
不图推择,偶及妄庸。
臣于斯时,罔及崇让
诚以二宫侧身之际,百役僝功之辰,冀率寸长,仰宽旰食。
其如庶民乐劝,百堵并兴。
有茂宰以建规,有劳臣之宣力。
臣但参陪庙算,奉行符节,无黍稷之重,无涓𡏖之劳。
讫太紫之雄成,塞天渊而涣汗,猥纡成命,序进宠名。
锡号以纪庸,爰田而衍食。
本兵剧职,疏社近藩。
而臣退省其私,何力之有?
掩上之功,则在体不顺;
掠下之美,则多谤其兴。
取身之灾,为国深悔。
两失其道,人将谓何?
伏望皇帝陛下收已澍之仁,据循名之实,许还误赏,无俾滥官,责其陈力之微,纾以害盈之咎。
日有三舍,或遇感而必移;
志在匹夫,信有诚而无夺。
援天惟切,得请是期。
贺集贤李相公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○五、《宋景文集》卷五二、《永乐大典》卷一○五四○
伏审肃奉制恩,对司魁柄,伏惟庆慰。
恭以集贤相公虑经万事,业映九功。
曩自先朝,已膺茂宰。
去邦不校,则静若渊渟;
会圣有期,则毅然山立。
运有夷险,道无淄磷。
属明辟之敷求,眷旧人而图任。
越由藩枳,再序公槐。
伏以东山见思,叹还归之甚晚;
南宫所著,留故事以居多。
方抃登贤,遽收崇让
矧佐王之为重,匪收汗之可期。
愿体清衷,速膺殊典。
载披题诲,但伏眷私。
杜枢密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○、《宋景文集拾遗》卷一六
光膺制命,升赞枢庭,伏惟庆慰。
恭以某官识略宏深,忠谋鲠亮。
休有老成之德,荐阶华近之联。
朝夕告猷,济天人之名学;
绅緌倚重,蔚柱石之良材。
果被佥俞,入居宥密
方露固辞之请,且敦难进之风。
矧边琐少勤,帷筹虚伫。
得贤为赖,崇让匪宜。
谅外迫于至公,必难谐于素尚。
敢期谦挹,亦示诲言。
钦俟拜嘉,始符翘祝。
贺都尉王枢密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一、《宋景文集拾遗》卷一七
光奉制音,入联枢禁,伏惟庆慰。
恭以某官忠由世济,宠与时偕。
地联右戚之华,业总中军之盛。
出藩倡治,趋节来朝。
属边燧之少勤,藉筹帷之中覆。
亟佥旧德,参预繁机。
自成命之扬廷,蔼群伦而动色。
尚聆彻奏,固执劳谦。
停嘉册以弥辰,坠芳衔而露悃。
矧惟虚席,已伫告猷。
幸回崇让之高,时副钦邻之望。
自馀欣感,并此怀铭。
大名王相公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三、《宋景文集拾遗》卷二○
光膺帝制,兼秩台司
联茂公槐,叶维邦枳。
斯民之望,允慰于岩岩;
上帝之心,方咨于采采。
亟聆还赏,务欲敦风。
然而袭卜其依,明缗素定。
熊罴崇让,虽形吁异之言;
箕尾垂精,终应营求之赉。
拜嘉在旦,有位相欢。
何辱撝冲,曲贻诲翰。
坯陶而最旧,篆肝膈以无忘。
王杲卿字说 北宋 · 宋祁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七、《宋景文集》卷四八
字之言滋也,名之外滋其一称,古君子因用表德焉。
《阳秋》:「大夫褒则书字」。
《礼经》:「男子二十冠而字」。
厥惟旧矣。
琅邪王君仁旭,字杲卿,既式是道,且欲本而推之以充其谊。
予辱君请,得以文陈。
旭者,日之旦也,本君含章自内,不待于外也。
杲者,日之出也,本君厥修时敏,寖升以著也。
仁联昆仲之次,八慈比也;
卿同士子之称,劳谦象也。
凡道不扬休笃实,光明章大,未有能发乎远也。
若君家太尉,以三公上将,威略折冲,为时长城,勋在王府,耿乎当世。
承德厚之庆,孺筮于赏典,崇让下贤,不以倨贵自安,靖恭肃给,入服华伍,其有意乎缉熙于光明,发于事业欤!
又将不衰其孝谨而念尔祖欤!
昔君之先代有元长者,自比扶桑旸谷。
今君溯洪源,休令闻,还以旭杲命之,则光辉日新。
世其家者,有待于君矣。
考绩 北宋 · 尹洙
 出处:全宋文卷五八六、《河南先生文集》卷二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三三
国朝考绩之制,自五品以下,悉自上功状,有可程殿最,覆奏以升退之,所以甄年劳而重禄赏也。
夫以庸制禄,天朝之典也;
难进易退,人臣之常也。
故上推其赏,下竞于让,官唯其才,众无觊心,然后廉耻兴行,风俗敦厚也。
今臣下自纪绩效,以干赏典,是则衒鬻者被禄,沈默者稀迁,奔竞之风靡然成俗,得不矫其弊哉?
唐贞观故事,门下置具员,以次补庶官,未尝人人自荐,以希进用也建中三年中书上言:「贞观故事,常参官、外官五品以上,每省除拜,中书门下皆主簿书,谓之具员,取其年课,以为选授。」此国之大经也。今诸刺史四考,郎中侍御史各两考,馀官各三考与转,馀并准故事。)
宜循其制,申命有司,自五品而下,谨其官簿,取岁月当迁者,籍其治行于朝而命之。
有司失举与自上功状者,钧其罚。
庶乎爵赏之柄出于天朝,贪冒之源少以惩艾,岂非崇让之一端乎。
两府迁官奏皇祐元年七月 北宋 · 何郯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一三、《续资治通炮长编》卷一六七、《国朝诸臣奏议》卷六九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九七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六
伏见前任两府臣寮继有除拜,非复差功计劳,特出一切恩命。
近时典故,未见此比,物议喧然,不知其由。
夫爵禄,固上所得专予,以其可以砺世磨钝,使天下之人赴忠义、立事功,至于徇节捐躯而不自悔。
故古之王者至重至谨,赏一人必使天下之人皆知,以为当然,不敢用为己私,而轻天下之所重也。
今若授受之际皆出无名,则何以劝有功?
有功者不足劝,是古之所重,今更以为轻,虽极显官厚禄,将无以磨砺天下,而人人有觊觎徼幸之心,复何所恃而为治哉?
况股肱大臣,天下所望而为表则者,岂特以一官自私,而不为国家惜大体也?
臣等固知爵命之行,必有让而不受者。
伏望朝廷察臣等言,稽之典故,如今来例行除授,事体有名,轻重必当,即乞明示中外,使灼然晓知。
若癨出一时之恩,愿下臣等章,询之公议。
傥以为然,或难于追寝前命,因其表让,悉停过恩。
如此则上无虚授之讥,下有崇让之劝,与其一举两失,效当倍之也。
臣等待罪言责,不敢顾避缄默。
〔贴黄〕侍中官秩隆峻,不可为节相序迁之资。
稽之典故,未尝有轻授者,唯晏殊前已为刑部尚书,朝廷若以左降岁久,自从牵复恩例。
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西京留守司空侍中晏公神道碑铭1055年1月28日 北宋 · 欧阳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七、《欧阳文忠公集》卷二二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一四六、《名臣碑传琬琰集》上卷三、《续文章正宗》卷三、《永乐大典》卷一八二○八、《文编》卷五八、《文章辨体汇选》卷六七二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至和元年六月观文殿大学士、行兵部尚书、西京留守、临淄公以疾归于京师
八月,疾少间,入见。
天子曰:「噫!
旧学之臣也」。
乃留侍讲迩英閤,诏五日一朝前殿
明年正月,疾作,不能朝。
太医朝夕往视。
有司除道,将幸其家。
公叹曰:「吾无状,乃以疾病忧吾君」。
即驰奏曰:「臣疾少间,行愈矣」。
乃止。
其月丁亥,以公薨闻,天子震悼,亟临其丧,以不即视公为恨。
赠公司空侍中谥曰元献
有司请辍视朝一日,诏特辍二日。
其年三月癸酉,葬公于许州阳翟麦秀乡之北原。
既葬,赐其墓隧之碑首曰「旧学之碑」。
既又敕史臣修考次公事,具书于碑下。
臣修伏读国史,见真宗皇帝时天下无事,天子方推让功德,祠祀天地山川,讲礼乐以文颂声,而儒学文章俊贤伟异之人出。
公世家江西之临川
年始十四,一日起田里,进见天子,时方亲阅天下贡士,会廷中者千馀人,与夫宫臣卫官,拥列圜视。
公不动声气,操笔为文辞,立成以献。
天子嘉赏,赐同进士出身,遂登馆阁掌书命,以文章为天下所宗。
逮陛下养德东宫,先帝选用臣属,即以公遗陛下。
由王官、宫臣,卒登宰相,凡所以辅道圣德,忧勤国家,有旧有劳,自始至卒五十馀年。
公既薨,而先帝之名臣与陛下东宫旧人,皆无在者,宜其褒宠优异,比公甘盘
臣修幸得执笔史官奉明诏,谨昧死上临淄公事,曰:公讳字同叔姓晏氏
其世次、晦显、徙迁不常。
自其高祖讳墉唐咸通中进士,卒官江西,始著籍于高安,其后三世不显。
曾祖讳延昌,又徙其籍于临川
祖讳郜,追封英国公
考讳固,追封秦国公
自曾祖已下,皆用公贵,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尚书令
曾祖妣张氏,陈国太夫人
祖妣傅氏,许国太夫人
妣吴氏,唐国太夫人
公生七岁,知学问,为文章,乡里号为神童
丞相张文节公安抚江西,得公以闻。
真宗召见,既赐出身,后二日,又召试诗、赋、论,公徐启曰:「臣尝私习此赋,不敢隐」。
真宗益嗟异之,因试以他题。
以为秘书省正字,置之秘阁,使得悉读秘书,命故仆射陈文僖公视其学。
明年,献其所为文,召试中书,迁太常寺奉礼郎
封祀太山,推恩,迁光禄寺丞,数月,充集贤校理
明年,迁著作佐郎
丁父忧,去官。
已而真宗思之,即其家起复,命淮南发运使具舟送之京师,从祀太清宫赐绯衣银鱼,同判太常礼院
丁母忧,求去官服丧,不许。
今天子始封升王,公以选为府记室参军,再迁左正言直史馆
今天子为皇太子,以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,赐金紫,知制诰判集贤院,迁翰林学士,充景灵宫判官太子左庶子,兼判太常寺、知礼仪院
公既以道德文章佐佑东宫真宗每所咨访,多以方寸小纸细书问之,由是参与机密,凡所对,必以其藁进,示不泄。
其后悉阅真宗閤中遗书,得公所进藁,类为八十卷,藏之禁中,人莫之见也。
初,真宗遗诏:章献明肃太后权听军国事。
宰相丁谓、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,无敢决其议者。
公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,垂帘听之,皆毋得见,议遂定。
乾兴元年,拜右谏议大夫侍读学士,迁给事中景灵宫副使,判吏部流内铨,以《易》侍讲崇政殿
礼部侍郎知审官院,为枢密副使,迁刑部侍郎
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,由是忤太后旨,坐以笏击其仆、误折其齿罢。
留守南京,大兴学校,以教诸生
五代以来,天下学废,兴自公始。
召拜御史中丞,改兵部侍郎,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,知天圣八年礼部贡举。
明年,为三司使,复为枢密副使,未拜,改参知政事,迁尚书左丞
太后谒太庙,有请服衮冕者,太后以问公,公以《周官》后服对。
太后崩,大臣执政者皆罢,公为礼部尚书、知亳州,徙知陈州,迁刑部尚书
复召为御史中丞,又为三司使知枢密院事,拜枢密使,再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
庆历三年三月,遂以刑部尚书居相位,充集贤殿大学士,兼枢密使
自公复召用,而赵元昊反,师出陕西,天下弊于兵。
公数建利害,请罢监军,无以阵图授诸将,使得应敌为攻守,及制财用为出入之要,皆有法。
天子悉为施行,自宫禁先,以率天下,而财赋之职悉归有司,卒能以谋臣元昊,使听约束,乃还其王号。
公为人刚简,遇人必以诚,虽处富贵如寒士,樽酒相对,欢如也。
得一善,称之如己出,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、孔道辅等,皆出其门。
及为相,益务进贤材。
当公居相府时,范仲淹、韩琦、富弼皆进用,至于台阁,多一时之贤。
天子既厌西兵,闵天下困弊,奋然有意,遂欲因群材以更治,数诏大臣条天下事。
方施行,而小人、权倖皆不便。
明年秋,会公以事罢,而仲淹等相次亦皆去,事遂已。
公既罢,以工部尚书颍州,徙知陈州,又徙许州,三迁户部尚书,拜观文殿大学士、知永兴军,充一路都部署安抚使
徙知河南府、兼西京留守,累进阶至开府仪同三司,勋上柱国,爵临淄公食邑万二千户,三千七百户
公享年六十有五。
自少笃学,至其病亟,犹手不释卷。
有文集二百四十卷。
尝奉敕修《上训》及《真宗实录》,又集类古今文章,为《集选》二百卷。
其为政敏,而务以简便其民。
其于家严,子弟之见有时,事寡姊孝谨,未尝为子弟求恩泽。
其在陈州,上问宰相曰:「晏某居外,未尝有所请,其亦有所欲邪」?
宰相以告公。
公自为表,问起居而已。
故其薨也,天子尤哀悼之,赐予加等,以其子承裕为崇文院检讨,孙及甥之未官者九人,皆命以官。
公初娶李氏,工部侍郎虚己之女;
次孟氏,屯田员外郎虚舟之女,封钜鹿郡夫人
次王氏,太师尚书令超之女,封荣国夫人
子八人:长曰居厚,大理评事,早卒;
次承裕,尚书屯田员外郎
宣礼赞善大夫
崇让著作佐郎
明远、祗德,皆大理评事
几道、传正,皆太常寺太祝
女六人,长适户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弼,次适礼部侍郎、三司使杨察,其四尚幼。
孙十有二人。
公既乐善而称为知人,士之显于朝者,多公所荐达,至择其女之所从,又得二人者如此,可谓贤也已。
铭曰:
有姜之裔,齐为晏氏。
齐在春秋,晏显诸侯。
《传》载桓子,婴称于丘。
其后无闻,不亡仅存。
有炜自公,厥声以振。
公之显声,实相天子。
天子曰噫,予考真宗,唯多名臣,以盛隆。
汝初事我,王官东宫
以暨相予,始卒一躬。
辅我以德,有劳于邦。
公疾在外,来归自洛。
天子曰留,汝予旧学
凡今在庭,莫如汝旧。
孰以畀予?
唯予圣考。
今既亡矣,孰为予老?
何以赠之,司空侍中
礼则有加,予思何穷!
有篆其文,在其碑首。
天子之褒,史臣有诏。
铭以述之,永昭厥后。
晏知止庸懦贪污乞投置闲散奏元祐七年六月 北宋 · 吴立礼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一三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七四
颍州晏知止新除知邓州
按,知止庸懦不才,贪污无耻。
昨任成都府路转运使日,每巡历州县,殊不以观省风俗、按察官吏为意,专务营私,诛求无厌。
自当投置闲散,以戒贪夫。
冯拯加恩制乾兴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北宋 · 宋仁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九四二、《宋大诏令集》卷六○
门下:赏功褒德,有国之大猷;
送往事居,为臣之亮节。
其有位隆台衮,望重󲦤绅。
缀帷扆之吁谟,奉寝园之彝制。
竭诚匪懈,率礼无违。
遽上封章,愿辞大任。
宜降畴庸之命,且旌崇让之风。
具官冯拯道业渊冲,性质严重,言惟有信,动不违仁。
逮事先朝,荐升宰府
弥纶事典,克坚夙夜之心;
亮采邦家,靡渝金石之操。
洎冲人之纂绪,道末命以扬廷。
中外晏然,繄乃之力。
一昨因山展礼,同轨戒期,实总使权,聿终襄事。
永念匪躬之效,敢忘进律之文。
美号褒功,俾增于异数;
爰田食采,更益于真封。
于戏!
当万邦咸乂之辰,乃百度惟新之始。
咨尔元老,罄其嘉猷,永辅昌期,同底于道。
可特授依前守司徒、兼侍中、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、监修国史、魏国公,加食邑一千户、食实封四百户,仍赐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保节佐理功臣散官、勋、封如故。
主者施行。
福严院题名记元丰八年 北宋 · 衡规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二七七、《山右石刻丛编》卷一四、凤台金石辑录、光绪《山西通志》卷九七
朝议大夫、知泽州临川晏知止处善朝奉郎通判泽州汶阳鱼康伯宁夫,宣义郎、新瀛州签判温陵公辅仲脩,晋城县淄川衡规元度,前颍州司法参军河内李䜣公燮同游峡石山福严院,登远师掷笔台,望角山,相三泉,悠然有尘外志。
因南纵百馀步,访青莲院,求师遗迹于殿庭之碑。
下临丹川,快襟久之。
元丰八年岁次乙丑夏五月癸巳朔廿六日戊午衡规奉命谨书。
晏崇让太常博士 北宋 · 王安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六七、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五一
敕某:尔名臣之子,行义修饬,能以艺文自奋,而于职事有劳。
序迁厥官,其往祗服!
可。
思古堂1114年 北宋 · 释惠洪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二三、《石门文字禅》卷二二 创作地点:湖南省衡阳市
东坡先生曰:「孔子、孟轲道同而其言未必同。
何以知之?
以其言性知之。
孔子曰:『成之者性』,『继之者善』。
盖善者,性之效尔。
孟轲曰:『人之性善』。
孔子之言譬则如珠走盘,孟轲之言譬则如珠著毡。
夫珠非有二者,走盘则影迹不留,故子贡曰: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』。
性既有言矣,乃曰不闻,是其可以影迹求哉?
著毡则观者庸讵知?
不疑簟缛亦可以留珠乎?
荀卿又言人之性恶。
自善恶之论兴,盖有不胜其言者。
圣贤相去百年,而其言相远如天渊,不翅百年,而守众人之言为知道,非愚则狂。
颜渊、韩愈,异世而同出孔门,然其识有深浅。
何以知之?
亦以其言知之。
饮水曲肱,在陋巷,不改其乐,此亚圣全德懿行也,而愈谓哲人之细事。
愈且未知颜渊,能知孔子乎?
《易》曰:『君子多识前言往行,以大蓄其德』。
然言行之精,以韩、孟之识,有不能尽窥,学者其可不思乎」?
吾尝诵之。
三衢毛庠文仲,少有英气,深于学问而善功名,富于翰墨而饱筹策。
以破赵会食为迂,伏轼下齐为椎。
所与游,皆天下第一等流。
遭时外平,疆埸久空,无所施其材,蹇寓一官,不甘忧患折困,袖手来归,圃于衡岳之下,寝处晴岚夕霏,按行春花秋月,弄琴阅书,以娱宾客,枵然与世相忘,而名其堂曰思古,与东坡之论相表里,如维摩自藏于不言之中,以发文殊之义,缙绅高之。
文仲殁,其子在庭季子以书抵余曰:「惟子可以知先人为之意,强为我记之」。
故余独载东坡之论,以著文仲之高。
晋刘寔作《崇让论》曰:「世议士名德,不迨前人,非也。
时非乏贤士,不崇让耳。
然则士必生而能贤,不由稽古之力,为循墙巽床之伪。
学使不死,登此,将逃羞无地,尚何论哉」?
季子年二十馀,种性工文,听其论古今,赡博绝伦,真能世其家者也,故乐为书之。